Monday, April 9, 2018

私隱權侵免疫力與弱智 AI

photo from seoandweb.co.uk
在臉書剛上市的时候,我在此估計過,它的股票價格不會有太驚嚇性的發展。事實證明,我是徹底錯誤,炒臉書股票好過炒樓。 賽後分析,原來我的臉書,以致整個互聯網的用法, 跟「廣大群眾」有極大的分別。亦由于我與臉書的疏遠離關係,它近日引發起的侵犯私隱風波,在我個人上,並不覺有任何痛癢。

我少用臉書不等於網盲,好可能我是在悉尼第一個搞月費電子中文 Newsletter 的人,只是敗北之舉,通常羞于啟齒。臉書對于我有兩主要用途。其一是與不太密交的親友有點聯繫。對什至不會年終掛個電話問好的,看看他們的 postings ,也算知道彼此生活的概況。

其二是用臉書來跟蹤新聞媒體,我跟的主要是老牌媒體,假新聞的機會較小。澳洲本土新聞不説,國際新聞主看 BBC,是較小 American centric,財經看 Bloomberg。當然,她們都是自由主義,傳統資本主義捍衛者。某些立場和觀點收貨前要打折扣。其餘是跟自己有興趣的項目、群組,主要是單車 ,美食和攝影。

熱門的搞笑短片,智商測騐,名人金句,食療、明星閒話等一概不看。是的,我是個悶人,有時間、眼力不如看看書,聼點音樂。

被責駡的,是臉書出售/洩漏用者的 profiles 給廣告商。但我消費,從來都是自己作產品/公司調查。朋友甲 likes 某手機,朋友乙 likes 某保險公司對我全沒影響力。若果我正在考慮購買某型號球鞋,而臉書的 AI 能給我一個大減價的廣告,那就不錯,可惜從未有過。

另一指控,是洩漏了用者的 profiles ,給「政治野心家」發放對應式的宣傳。有説特朗普就是這樣 ,被俄國特工送上金鑾大殿。這個証明臉書的發燒用家都是心智低 B。當香港佔中運動如火如荼,子女要 unfriend 政見不同的父母時,讀報(包括臉書上的轉載)上排山倒海的輿論 ,會感覺若不撐佔中就沒有血性。但我依然「任憑風浪起」在這里寫我的「五毛」文章。

我有好大部分臉書朋友,都是從前新聞界同學/同事,他們當時在 FB 上慷慨高歌,雖不苟同,我從沒有搭咀半句。君子之交也。

有業界為 FB 計算,出賣每一個用戶資料,可以有大約五美元。我不希望我的「身價」會比其他人低,但肯定花了五塊錢買我的,一定血本無歸。

很多學者都分析過,臉書有如 cotton cocoon,你只看你朋友的反應,只看過濾過,合自己口型的文章,那你的世界觀就只是你的 FB eco-system。你每五分鐘查看一次臉書,不單世界觀,你整個世界就是臉書。

最近的立法會補選,就有人以為互聯網真是萬能,在上面吹吹牛,做做大戲就有選票。原來天外有天,有很多人是不生活在虛擬的網絡上,對網絡言論有免疫力。還記得有大學教授,口口聲聲説搞網上公投。不要説政治立場,那是連基本科學態度也欠奉。

有 FB 高層內疚,説創造了 FB 頭這怪獸,現在已操控牠不住。如果臉書明天突然消失,我沒有太大的失落。我不明白太多人對它太入迷,所以我這個笨蛋説,買這頭怪獸的股票是笨蛋。

由臉書洩秘,又令我聯想到人工智能。暫時放下道德角度,臉書和 Google 用我們的喜好、習慣建立出一個個人 profile,理論上我們會收到更貼身的廣告。但我每年都在同一時間續車牌、買保險,理應不用我網搜,在適當時間就有相關的廣告出現。可惜傳聞中威力強大的 AI 沒有節省我任何時間。每次我都要重新網搜省錢的途徑。

同樣,幾年下來,我都在相近月份計劃外遊。AI 同樣幇不了忙。其實,當我開始查機票時,有效的 AI 便應該通知我旅遊保險等其他一條龍廣告。但到我全盤計劃、定購做妥,我看到的仍是機票廣告。

像這樣的人工智能發展,真不用怕 《The Terminator》的日子會太早降臨。最近與朋友談起上面的例子,我總結出另一個可能性,就是 GOOGLE 跟蹤了我太久,分析出我是個窮光蛋、吝嗇鬼,既然沒有人能從我身上刮出半滴油, 就索性取消我這個 profile 吧!